首页 资讯 正文

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丨万峰湖“绿动力”提升发展“含金量”

体育正文 268 0

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丨万峰湖“绿动力”提升发展“含金量”

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丨万峰湖“绿动力”提升发展“含金量”

仲夏的万峰湖(hú),碧波如镜,青山如黛。湖面之上,来自贵阳的3名退休干部架起钓竿,悠然品茗,静享垂钓之趣;湖岸之畔(zhīpàn),兴义市(xīngyìshì)南盘江镇未央村的3000亩果园里,蜂糖李挂满枝头,香气四溢。 谁能想到,这片水域面积达176平方千米、最大(zuìdà)库容 102.6亿立方米,作为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,且肩负为粤港澳大湾(dàwān)区“压咸补淡”重任的湖泊,曾深陷劣Ⅴ类黑臭(chòu)水体的泥沼。如今,它已华丽转身,荣获(rónghuò)“贵州省(guìzhōushěng)美丽幸福河湖”称号,成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生动实践场,一湖清水不仅映照出(chū)生态修复的艰辛历程,更激荡起沿岸百姓增收致富的“幸福涟漪”。 破局:跨省共治打破“九龙治水(zhìshuǐ)”困局 “以前网箱(wǎngxiāng)连成片,水面漂着垃圾,鱼(yú)都带(dài)着煤油味。” 回忆起2017年以前的万峰湖,曾经的渔民李朝益仍心有余悸。彼时,过度养殖让湖域遍布3.2万个网箱、127家水上餐厅,大量污染物排入湖中,水质急剧(jíjù)恶化,直接(zhíjiē)威胁着珠江流域4000万人口的用水安全,万峰湖一度沦为令人痛心的“生态伤疤”。 面对这一严峻困局(kùnjú),黔西南州主动作为,以“一盘棋” 思维(sīwéi)谋划治理(zhìlǐ)。2019年,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破题,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。在最高检推动下(xià),黔西南州联合云南省曲靖市、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共同编制《万峰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》,并获三省(区)人民政府批复实施。首创(shǒuchuàng)“三省(区)五县(wǔxiàn)(市)联合执法指挥部”机制,每月至少开展(kāizhǎn)2次跨界巡查,搭建水质数据共享平台,实现“一处发现、三省联动”。 如今,指挥部(zhǐhuībù)副指挥长钟世友翻开巡查日志,满脸欣喜:“2025年监测数据(jiāncèshùjù)显示,湖域水质稳定在Ⅱ类,部分区域达到Ⅰ类,越冬候鸟种类(zhǒnglèi)从2018年的32种增至(zēngzhì)57种。”曾经污浊的湖面,如今鱼群欢跃,白鹭翩跹,生态活力重现。 立法:贵州首部(shǒubù)湖泊条例筑牢制度防线 生态治理,法治先行。2023年1月1日,《黔西南州万峰湖(hú)保护条例》正式实施,这是贵州首部针对单一湖泊的地方性法规,为万峰湖生态保护穿(chuān)上“法律铠甲(kǎijiǎ)”。条例明确划定“禁钓期”“允许垂钓区”,严禁使用泥鳅(níqiū)等破坏性活饵,对生产性垂钓实施许可证管理。针对跨区域执法难题,创新性(chuàngxīnxìng)设立“案件(ànjiàn)移送绿色通道”,2024 年兴义市查处的12起(qǐ)非法捕捞案件中,3起涉及广西、云南地界的案件在24 小时内完成跨省移送,执法效率大幅提升。 “截至6月17日,统筹协调五县(市)开展万峰湖常态化巡查整治和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,共出动执法船只303艘次、1687余人次(yúréncì),检查船只114艘(查扣(chákòu)非法捕捞(bǔlāo)(bǔlāo)船只5艘、涉渔交易船只2艘),检查水上浮动设施100余个,拆除隆林水域浮动设施5个,兴义(xīngyì)船只和水上浮动设施均依法配备使用防污设施;拆除非法网具782具,其中抬网35张(zhāng)、拦河网65张、网箱18户约100口、地笼网7具、虾笼575具。”“在(zài)兴义水域打捞湖面垃圾11.5吨(dūn),转运沿湖生活垃圾约3179.7吨,污水收集(shōují)转运上岸处理63.7吨。及时劝止兴义水域非法捕捞13起17人,查处(cháchǔ)非法捕捞行政案件12起、刑事立案3起。”指挥部办公室里,工作人员姚忠在整理着(zhe)联合执法的数据。 转化:“四位一体”产业激活生态(shēngtài)经济 生态环境改善后,万峰湖的生态红利(hónglì)持续释放。当地精心打造“湖岸种植+生态垂钓+民宿体验+特色餐饮(cānyǐn)”四位一体的产业模式(móshì),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。 走进未央村,3000亩(mǔ)果园沿湖岸铺开。“枇杷、蜂糖李、芒果、脐橙(qíchéng)、血橙,果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果子可采。”正在果园里安排工人除草的吴秀丽介绍道。“果园刚开始建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在里面(lǐmiàn)务工(wùgōng)了(le),种苗、除草、摘果子,老板让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,一天做8个小时得一百块工钱,下班回家还可以给(gěi)家里人做晚饭。”正在蜂糖李基地除草的杨志秀说道。 姚忠介绍(jièshào),仅兴义市沿湖乡镇就种植精品(jīngpǐn)水果5.5万亩、板栗10.3万亩、油茶1.4万亩。当地持续培育木野脐橙、茗柚泥凼、盘江果园等(děng)精品水果品牌(pǐnpái),打造万峰湖农业品牌,切实提升万峰湖区域农产品品牌价值。 “在生态渔业方面推行‘人放天养’,每年要投放 100 万尾花鲢、白鲢净化水质。”姚忠说,湖里(húlǐ)产业除了每年向粤港澳大湾区销售生态鱼之外,湖面上休闲垂钓产业也在蓬勃发展,规范(guīfàn)建设的垂钓基地(jīdì)正吸引钓友(diàoyǒu)纷至沓来(fēnzhìtàlái)。2024 年 “万峰湖国际垂钓大赛”,吸引全国 200 余支队伍参赛,单日最高接待钓友 2000 人,带动周边民宿、餐饮(cānyǐn)年收入超 7200 万元。 武汉钓友(diàoyǒu)章瀚文因参赛(cānsài)而爱上万峰湖,2023年(nián),章瀚文接过贵州诺亚渔业有限公司接手万峰湖垂钓平台,出任执行总经理,从钓友变成了“湖主”。“万峰湖周边有万峰林 5A 景区、马岭河峡谷、峰林布依(bùyī)景区,完全能(néng)打造‘休闲康养 +垂钓’的圣地。这里不仅是钓鱼人的天堂,更是所有人的山水家园、心灵归处。”章瀚文说。 此外,当地串联万(wàn)峰林、马岭河峡谷等景点(jǐngdiǎn),推出“湖(hú)光山色+民族文化”旅游线路,农旅服深度融合、旅游渔业果业相得益彰,万峰湖的“生态颜值”切实转化为百姓手中的“经济价值”。 如今的万峰(wànfēng)湖,清晨白鹭掠过水面,黄昏钓友哼着山歌收杆,沿岸民宿(mínsù)灯笼(dēnglóng)与湖面波光相映成趣,生态(shēngtài)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。从“靠水吃水”到“护水富水”,万峰湖的蜕变证明,当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,绿水青山就是最持久的发展“绿动力”。 贵州(guìzhōu)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恒
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丨万峰湖“绿动力”提升发展“含金量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